教学工作

智汇低空•链动未来——低空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高端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时间:

2025-09-26 来源: 国际商学院 作者: 国际商学院

 

  2025年9月26日下午,由国际商学院主办的“智汇低空•链动未来——低空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高端学术论坛”在图书馆206报告厅隆重举行,现场师生参与人数达640人。论坛以“把握低空新质动力,构筑产教融合生态”为主题,汇聚了来自高校、科研机构与行业领军企业的权威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围绕低空经济的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安全适航与人才培养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度探讨,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贡献智慧与力量。

  开幕致辞:迎接低空经济新时代,肩负人才培养新使命

  论坛以国际商学院徐强院长的精彩发言开启序幕,紧接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陈旭校长登台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陈校长指出,当前,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从国家层面到江苏省、南京市,均已将低空经济列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布局基础设施、适航审定、应用场景和人才培养体系,全力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创新高地。他强调,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积极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探索低空经济领域人才培养新路径。

  二、主旨报告:五位专家多维透视,勾勒低空万亿生态全景图

  紧随其后的主旨报告环节,五位顶尖专家从政策、安全、商业、技术、基建五大维度,奉献了一场高密度、高质量的思想盛宴。

  (一)蔡啟明教授:创新商业模式,构建低空飞行生态基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蔡啟明在主旨报告中,以《创新商业模式——打造低空飞行生态基地》为题,系统阐述了低空经济与生态融合发展的路径。他指出,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更是与文旅、康养、教育、农业等多产业深度融合的“新质生产力引擎”。蔡教授提出,应以“飞行功能为核心、公共服务为底色、产城融合为目标”,构建“飞行运营+产业配套+生活服务”三位一体的低空飞行生态基地,形成“场景+产品+服务+内容”的闭环消费生态。他预测,低空经济成熟后年规模可达万亿级,并对区域经济转型、数据资产积累与国际市场拓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张越梅博士:严守安全底线,适航取证为低空经济保驾护航

  上海虹桥低空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导张越梅博士带来了《适航取证助力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的权威报告。她以生动的案例指出,未来繁忙的“天空公路”必须将安全置于首位。张博士系统梳理了从《国际民用航空公约》附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的适航法规体系,强调“适航性”是航空器在预期环境中安全飞行的固有品质,其管理是贯穿设计、制造、使用、维修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管理。她通过燃油箱点燃防护等案例,阐释了适航标准如何在实践中动态演进。最后,她为在场学子梳理了低空经济带来的五大核心领域、十四个细分赛道共四十个就业方向,为人才培养和个人职业规划提供了清晰的“导航图”。

  (三)黄飞建董事长:深化产教融合,破解低空人才紧缺难题

  江苏无国界航空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南航金城学院理事黄飞建结合自身实践,分享了《低空人才培养的产教融合实践与探索》。他直言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正面临应用型、跨领域人才短缺的瓶颈。他鼓励国际商学院的学子,作为“新文科”代表,应将管理、法律、营销等专业知识与低空经济深度融合,提前做好学习规划。他呼吁高校加快低空经济相关微专业、课程群和产业学院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共同闯出一条低空经济人才培养的新路,为行业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

  (四)陆召瑞副总经理:聚焦eVTOL竞速,擘画中国突围之路

  通航国际集团科技副总经理陆召瑞在《低空经济之战:eVTOL全球竞速与中国突围——低空经济时代跨领域人才培养》的报告中,将目光聚焦于当前全球低空竞争的焦点——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他分析指出,中国在适航审定领域已“勇敢迈出一大步”,相关企业获得的全球首张型号合格证标志着中国已站上全球竞争的同一舞台。陆总预测,eVTOL的发展将经历关键节点:2030年将迎来规模化出现,2035年实现常态化交付与商业化运营,届时产业将如同今日的新能源汽车,进入不再依赖补贴的良性循环。他强调,商业成功的核心在于飞机研发、供应链保障与市场应用场景三者的协同并进。

  (五)高胤博总监:筑基通信网络,中国电信打造低空能力体系

  中电信无人科技有限公司生态合作总监高胤博分享了《中国电信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实践与思考》。系统介绍了中国电信“1+1+3+N”低空经济能力体系,即1个低空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底座、1张低空智联网、3大核心平台(星瀚、星巡、星云)及N个应用场景。他分享了在苏州、襄垣等地的城市级低空应用实践,包括航路自动规划、森林防火巡检、乡村低空经济等场景。高总指出,低空通信网络仍处于技术路线探索期,未来将通过“5G-A+云+AI+安全”融合创新,构建“天地一体、全域覆盖”的低空智联网。

  三、圆桌研讨:思想碰撞激荡,共探产教机遇与区域未来

  在圆桌研讨环节,五位主讲嘉宾与师生代表就低空经济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度对话。学生们围绕“商科学生如何参与低空经济”“创业机会与团队构建”“政策与技术瓶颈”等问题踊跃提问。蔡啟明教授指出,创业应“从应用场景切入,轻资产起步,靠团队与复盘迭代成长”;张越梅博士强调“适航是技术与管理的双重挑战”;黄飞建董事长鼓励学生“找准赛道、构建复合能力”;陆召瑞副总经理建议“关注2030-2035年商业化窗口”;高胤博总监则呼吁“加强通信与低空的跨学科融合”。

  四、闭幕展望:汇聚智慧链动未来,开启低空经济新篇章

  本次论坛在热烈的思想碰撞与深入的交流探讨中圆满落下帷幕。它不仅是一场学术盛会,更是一次推动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链动技术创新与人才供给的务实行动。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低空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从政策引导、技术突破、商业模式创新到人才培养,需全社会多方协同、跨界融合。

  国际商学院会以此次论坛为纽带,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低空经济相关课程体系,拓展校企合作空间,致力于为低空经济的安全、智能、可持续发展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跨领域专业人才。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10/11 17:54:08